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地球上仍有數以千萬計的人生活在我們難以想像的奴役生活之下 (Modern-Day Slavery: 人口販賣、性奴役、血汗工廠的童工、債務強迫勞工) ,每當看到相關的新聞報導、電影或書籍,我們很可能會感到難過、悲傷與無力,但下一秒鐘的我們會繼續當下的生活與工作,選擇遺忘或忽略,畢竟他們太遙遠、太難以想像。
因此,我常思考一個問題,他們的苦難對身在遠方的我們意義為何?只是讓我們哀悼一下?或用以警惕自己:有人是這麼悲慘地活著,我們真是幸福,要珍惜?
路加福音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給我一個很好的起點。起先意圖試探耶穌的律法師,在耶穌的引導下,重新思考他自己對「鄰舍的定義」,以及明白何謂「愛鄰舍的呼召」。
故事描述一位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旅人路途中遇著一夥強盜,不僅被洗劫一空,且幾乎被毆打致死。稍後行路經過的祭司與利未人皆選擇對他置之不理,直到最後出現的撒瑪利亞人給予幫助與照顧。
耶穌透過寓言,挑戰發問的律法師 (與今日的我們):「何謂作個好鄰舍?」,他似乎正詢問著,對於倒在路旁的旅人,你是故事中的誰?首先,最不可能讓我們投射的角色,無疑是加害者強盜,但將故事場景搬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全球化資本主義下,對於無數在第三世界受壓迫、奴役的勞工,身在全球價值鍊頂端的我們,很可能就是加害他們的元兇之一。
此外,傳統上,祭司與利未人應當是這路旁傷者的好鄰舍,因為他們理應是最明白「愛的誡命」的人,但這故事卻顛覆了傳統上的角色設定,他們走近察看卻選擇遠離傷者。今天,大部分的基督徒比較像這兩位選擇迴避的祭司與利未人,他們不一定沒有同情心、愛心,但衡量「愛人所需付上的代價」後,他們選擇放棄與遺忘。無疑地,雖然清楚明白所謂「愛人如己」(羅13:9) 的命令,但缺乏勇氣與決心去付諸實行。
跳出故事,回到起初發問的律法師身上,相信此時他已漸漸發現,原來律法中「愛鄰舍如同自己」的呼召,好像遠比他所定義的更為深遠。「誰是我的鄰舍?」:一開始躊躇滿志地試探耶穌,似乎相信無論耶穌的回答為何,自己都可說「這些我從小就遵守了」(路18:21),但當耶穌技巧性地轉換他的問題為「何謂作個好鄰舍?」的同時,耶穌讓他 (與今日的我們) 認清一個事實,在「愛人」的事上,人太多時候是無知、自私、自以為是或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耶穌在教導他與我們:不是驕傲地說「誰是我的鄰舍?」,而是謙卑地問「如何才能成為無私愛人的好鄰舍?」
再者,此寓言的目的也在破除猶太人 (與我們) 傳統上對「鄰舍」的觀念與限制,因為耶穌口中的好鄰舍--這位撒瑪利亞人--是超過地域、文化、種族與個人好惡的,所以相較於過去20個世紀,我相信今日的基督徒更有資格--乘上全球化的浪潮,透過更為便利的全球交通與無遠弗屆地網際網路--在這「地球村」中成為見證神慈愛、憐憫與公義的好鄰舍,這也正呼應耶穌「直到地極」的福音使命。
最後我想談談這位「好撒瑪利亞人」,一位毫不相干的「遠人」卻成為「鄰舍」:強盜掠奪,他付出;強盜傷害,他包裹;強盜離去,他陪伴。而他的慈心 (v33, Compassion),更讓我想到盧雲對 compassion 的描述:"to suffer with" (與之一同受苦),他說:
compassion asks us to go where it hurts, to enter into places of pain, to share in brokenness, fear, confusion, and anguish. Compassion challenges us to cry out with those in misery, to mourn with those who are lonely, to weep with those in tears. Compassion requires us to be weak with the weak, vulnerable with the vulnerable, and powerless with the powerless. Compassion means full immersion in the condition of being human.1
因此我相信,耶穌正在呼召著我們:跨越一切的藩籬,超越肉身的限制、偏見與好惡,走進那些受壓迫、痛苦者的世界,為我們的「鄰舍」帶來實質的幫助、醫治與拯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