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

處境化的福音傳遞

 
這部微電影的訴求就如片尾所示:「您的愛心,是孩子轉變的希望」。社會大眾的愛心,透過善款,藉著基督教救助協會的課輔計畫,真實地幫助到弱勢家庭的孩子。 

在此有人質疑片中「拜耶穌」的劇情有可能誤導教會信徒,我卻認為其透過「拜拜」來傳遞福音信息是極具創意的手法,當中處境化的福音傳遞方式值得我們探討。 

首先,我們容易忽略到,「信仰」的轉變其實是一種「世界觀」(worldview:我們認知這世界的方式)的轉變,阿嬤過去「對神的認知」及「與神的互動方式」其實是她世界觀的一環,所以她很自然地用她過往「習慣的」方式與神互動,但我想影片中是在強調這位「外國神」真的帶給她家庭的祝福及孩子們的轉變,而她切身經歷並且真心感謝。

既然,「信仰」的轉變是「世界觀」的轉變,那我們就可以合理推論「信仰」的轉變必是一段「漸進的過程」(process)。的確,真實的狀況通常是這樣:教會透過某些方式(在此是課輔)先接觸到家庭的某部分成員,繼而才「慢慢地」透過參與在教會的家庭成員的「真實生命改變」(基督徒所謂的「見證」),「漸漸地」影響到其他的家庭成員。因此片中所描述的,其實非常「寫實」,看來正像教會對這個家庭產生影響的「初期」,相信阿嬤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信靠真神,並且擺脫過去錯誤與神互動的方式。

再者,我認為影片呈現手法在此是「不得已」的,因為此片是救助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共同製作,從資金募集的角度來說,相信救助協會不能不顧及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的立場。由於對方並非基督教社福機構,並且又是一個「必須」顧及社會大眾(至少她的廣大用戶群)觀感的企業(不可否認,基督教目前在台灣仍是「非主流宗教」),你無法期待救助協會要求這部片以基督教慣常呈現「福音見證」的手法來拍攝並演出。

最後,我之所以認為它被拍攝地極具創意,因為在以上的難處中,此片仍然充滿戲劇性及趣味性地表達出這位「真神」的「優越性」,極有力卻不冒犯地、不著痕跡地,強烈訴求:「請來敬拜這位真實帶來生命改變及祝福的真神吧!」 

總結來說,我想讚賞影片的製作與拍攝,創意地、智慧地、貼近普羅大眾地傳揚福音,實符合保羅在歌羅西書的教導:「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1:28)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