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沒更新部落格了,一直很想寫,但沒時間把腦中許多片段、零星的想法系統化的表達,結果也就一直擱著了,「時間」對現在的我來說真是奢侈品啊!昨天無意間看到今年二月所寫的代禱信,還是很被底下的這段關於自己在Fuller的學習所感動,想必我當時必是被聖靈大大充滿吧(容我賣瓜自誇一下^^)!現在把它留在這作個記錄,也自勉之。
這兩年在富勒最深的體會,我想用去年十月在南非開普敦所舉辦的洛桑世界福音大會的一個重要理念來表達:整全福音、整全教會與整全世界(Evangelization requires the whole church to take the whole gospel to the whole world.)。
整全的福音(Whole Gospel)
「整全的福音」的出發點是基督的十架,我相信個人及至社會、國家到世界,全人類的救恩是單單透過基督在十架上的死及三天後的復活來完成的,但除了新約中十字架的信息以外,整全的福音也不可少了舊約敘事中對神的心意的闡釋與表達,這是我在神學院很深刻地學習,也是我覺得過去在華人教會中比較少聽到的。
普遍來說,在華人教會中,許多基督徒對福音只有非常狹隘的定義:「傳福音、進教會、上天堂」,但當神學院的老師帶領我們從經濟、文化、種族、政治的角度來閱讀舊約、新約中許多的敘事時,我突然發現聖經的世界對我來說不再是平面而是立體,對聖經的體會不再貧乏或是只追求靈意,而是更深體會神的心、耶穌的工作,進而慢慢地建立了我更深與強烈的福音信念與使命,不斷地催促我為此而做、為此而活。
事實上,綜觀整本聖經,從舊約到新約,我們不能忽視神對祂的子民的心意與呼召: 面對統治階級的獨裁與暴力(以色列民出埃及)、避免經濟上的剝削與傷害(舊約律法中的許多規條與禧年的設立)、向政治上的腐敗發聲(舊約先知的傳統)以及對貧窮與受壓迫者的幫助與拯救(四福音中所表達的耶穌)。再一次地說,當我們對福音的體會與認識只是「傳福音、進教會、上天堂」,我覺得我們的福音是缺腳的、沒有力量的、不整全的,而且不是神的心意。
整全的教會(Whole Church)
來富勒之前我就有這樣的想法,讀完了兩年宣教更是加深了我這樣的信念:「教會是為福音與宣教而生;福音與宣教並非教會的一項事工或任務,而是教會存在的意義所在」。
換句話說,教會若「只是為了提供信徒上至靈性的需要,下至婚喪喜慶的需要」,教會若「只是為了維持信徒奉獻所帶來的收入」,教會若「只是為了教導信徒聖經及神學上的知識」,教會若「只是為了成為信徒情感交流的場所與團體」,教會就不再是教會,至少不再是聖經中所啟示的那個教會的形象。
另一方面,現今許多教會在宣教上的態度及作法,通常是這樣:「年度計畫中編些宣教預算、寒暑假出些短宣隊、聖誕佳節開開佈道會…等等」,但當我們更深地透過整本聖經去體會神的心時,就會知道教會不當只是如此。真正的教會乃是被神所呼召出來的團體,必須去表達與活出「肉眼可見的、鮮明的、活生生的」見證與轉化的力量,不只在私領域(一般的人際關係中),更是在公領域(Public Space)、在職場(Marketplace)、在社會文化中。
當我們這樣想時,就會發現在華人教會中一種有問題的奇怪現象:就是多數時候,教會的福音與宣教工作都是神職人員在規劃與推展的,一般信徒與此「聖工」的連結就是給予奉獻,狀況好些的也許願意花點時間投入,但教會對於如何幫助信徒在他/她所處的環境、職場、人際關係中去思考如何表達福音、活出基督信仰的價值與人生觀,不是不感興趣,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還是走回一條的老路:「拉人進教會」。對我來說,這是(教會)圍牆內的傳福音,而非向(教會)圍牆外的世界表達「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是什麼、我們為何而信」。
整全的世界(Whole World)
「整全的世界」這一觀念讓我學習用多種的角度去看世界,去看我要傳福音的對象,從經濟、文化、政治、種族的角度看:「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時代,當網際網路開啟了資訊爆炸的時代,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發展出了前所未見的國際商業模式,當這一切體現在職場、公領域、商業、政治、教育、媒體及至整個世界,與每一個人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時」,我問自己:「什麼樣福音行動與宣教理念是我們需要去發展與落實的? 」
事實上,這兩年陸續做了關於人口販賣、全球非法交易、非洲歷史與內戰的粗淺研究,也在遠東福音廣播公司的網路事工中做實習,也寫了關於中國大陸城市教會、三自教會及民工教會(中國大陸內數以億計的低下階層流動工作人口)的報告,我深深地體會到現今這個時代的宣教工作跟過往差派宣教士進到不同的國家學語言、翻譯聖經、建立教會的模式是不同,並非說過去的方式不好或不重要,而是我們需要更有彈性與多元化的管道來向這個世界見證基督的福音。
bla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