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

Global Neighbors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地球上仍有數以千萬計的人生活在我們難以想像的奴役生活之下 (Modern-Day Slavery: 人口販賣、性奴役、血汗工廠的童工、債務強迫勞工) ,每當看到相關的新聞報導、電影或書籍,我們很可能會感到難過、悲傷與無力,但下一秒鐘的我們會繼續當下的生活與工作,選擇遺忘或忽略,畢竟他們太遙遠、太難以想像。

因此,我常思考一個問題,他們的苦難對身在遠方的我們意義為何?只是讓我們哀悼一下?或用以警惕自己:有人是這麼悲慘地活著,我們真是幸福,要珍惜?

路加福音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給我一個很好的起點。起先意圖試探耶穌的律法師,在耶穌的引導下,重新思考他自己對「鄰舍的定義」,以及明白何謂「愛鄰舍的呼召」。

故事描述一位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旅人路途中遇著一夥強盜,不僅被洗劫一空,且幾乎被毆打致死。稍後行路經過的祭司與利未人皆選擇對他置之不理,直到最後出現的撒瑪利亞人給予幫助與照顧。

耶穌透過寓言,挑戰發問的律法師 (與今日的我們):「何謂作個好鄰舍?」,他似乎正詢問著,對於倒在路旁的旅人,你是故事中的誰?首先,最不可能讓我們投射的角色,無疑是加害者強盜,但將故事場景搬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全球化資本主義下,對於無數在第三世界受壓迫、奴役的勞工,身在全球價值鍊頂端的我們,很可能就是加害他們的元兇之一。

此外,傳統上,祭司與利未人應當是這路旁傷者的好鄰舍,因為他們理應是最明白「愛的誡命」的人,但這故事卻顛覆了傳統上的角色設定,他們走近察看卻選擇遠離傷者。今天,大部分的基督徒比較像這兩位選擇迴避的祭司與利未人,他們不一定沒有同情心、愛心,但衡量「愛人所需付上的代價」後,他們選擇放棄與遺忘。無疑地,雖然清楚明白所謂「愛人如己」(羅13:9) 的命令,但缺乏勇氣與決心去付諸實行。

跳出故事,回到起初發問的律法師身上,相信此時他已漸漸發現,原來律法中「愛鄰舍如同自己」的呼召,好像遠比他所定義的更為深遠。「誰是我的鄰舍?」:一開始躊躇滿志地試探耶穌,似乎相信無論耶穌的回答為何,自己都可說「這些我從小就遵守了」(路18:21),但當耶穌技巧性地轉換他的問題為「何謂作個好鄰舍?」的同時,耶穌讓他 (與今日的我們) 認清一個事實,在「愛人」的事上,人太多時候是無知、自私、自以為是或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耶穌在教導他與我們:不是驕傲地說「誰是我的鄰舍?」,而是謙卑地問「如何才能成為無私愛人的好鄰舍?」

再者,此寓言的目的也在破除猶太人 (與我們) 傳統上對「鄰舍」的觀念與限制,因為耶穌口中的好鄰舍--這位撒瑪利亞人--是超過地域、文化、種族與個人好惡的,所以相較於過去20個世紀,我相信今日的基督徒更有資格--乘上全球化的浪潮,透過更為便利的全球交通與無遠弗屆地網際網路--在這「地球村」中成為見證神慈愛、憐憫與公義的好鄰舍,這也正呼應耶穌「直到地極」的福音使命。

最後我想談談這位「好撒瑪利亞人」,一位毫不相干的「遠人」卻成為「鄰舍」:強盜掠奪,他付出;強盜傷害,他包裹;強盜離去,他陪伴。而他的慈心 (v33, Compassion),更讓我想到盧雲對 compassion 的描述:"to suffer with" (與之一同受苦),他說:

compassion asks us to go where it hurts, to enter into places of pain, to share in brokenness, fear, confusion, and anguish. Compassion challenges us to cry out with those in misery, to mourn with those who are lonely, to weep with those in tears. Compassion requires us to be weak with the weak, vulnerable with the vulnerable, and powerless with the powerless. Compassion means full immersion in the condition of being human.1

因此我相信,耶穌正在呼召著我們:跨越一切的藩籬,超越肉身的限制、偏見與好惡,走進那些受壓迫、痛苦者的世界,為我們的「鄰舍」帶來實質的幫助、醫治與拯救。

2009年5月26日

Milk 觀後雜感

milk_ver2_xlg Milk,一部講述美國首位成功參政的同志議員 Harvey Milk 如何在七十年代帶領同志運動、爭取同志人權的故事。前幾天看完之後,有些感動與反省,也印證了自己過去的一些想法。

傳統上,因基督徒相信同性戀是罪,所以縱然我們嘴裡說「恨惡罪,愛罪人」,但對於與我們有不同性傾向的人,卻常常抱著誤解或甚至敵對的態度看他們,好像他們每個都是戀童癖、變態、愛滋,而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同化我們的社會,創造同性戀的世界。我相信這當中,部分事實,但部分似乎誇大,遺憾的是,很多時候這是我們 campaign 的基調與手法。

然而,對於同志朋友生命中所受過的歧視、侵犯與剝奪,我想我們這些「正常人」應該很少體會與瞭解,這有些他/她們的分享:

I grew up in Texas as a Southern Baptist. At one point in my life my ambition was to be a pastor. I am a gay male, and I fought my sexuality for years. I prayed daily, most times in tears, begging for god to lift my homosexuality. It never happened. I was torn to pieces and on 3 separate occasions considered suicide, that of course being now relief, because I was taught by the church that you go straight to hell for suicide. I was damned no matter what I did...Also I hear over and over how it is us who are trying to force our views on you,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But that simply is not true, it is the church that is forcing it's view on us. We are not asking you to be gay, or change your life in any way, we just want you to leave us in peace and let us live our lives. And if you are right and we are going to hell, fine, let that happen. Please stop making our current life a living hell. Please leave that up to God to decide for our eternal souls.1

我進了教會整整三年了,因為一些心裡的擔憂所以直到現在都還未受洗,當然自己是同性身分的問題也是一大主因,其實在我們教會帶過我的牧者,或是教會裡比較不排斥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狀況,也一起討論過,結論都是「妳相信神可以改變妳,妳就可以改變...」,這真是讓人很為難的一句話...最近我交了女朋友,不敢讓教會知道,我害怕我也踏上那些人的後塵,被迫遠離自己愛的神...2

娘娘腔求生記3
提早一站下火車4
你是我的誰?5
濺血的蜜月灣6


所以,同志運動的形成,最初的訴求很可能不是「改變世界」,而只是希望「不被侵害就好」,我想,「他們是誰?同志運動是什麼?」,是我們需要去問的問題,因為真實的瞭解帶來真實的接納與對話。此外,另一個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是,過去耶穌就曾與那些爭議性的人物--妓女、稅吏、痲瘋病患或殘疾之人--作朋友,他們都是當時代被厭棄、被敵視或罪有應得之人,所以,假若耶穌活在21世紀的今天,他會如何與同志朋友們來往相處?

我想到聖經中那位行淫被抓的婦女 (約8:1-11),這段記載的重點似乎不在「判斷」,而是要我們「發現自己與被判斷者的相同處境」(8:7b),並且「真實體會神的憐憫」(8:11b),即,我們之間並沒有誰比誰好,同樣是罪人,同樣需要神的憐憫與寬恕,一句「我也不定妳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了」,道出了主的接納、鼓勵與期許。

過去我曾讀了好幾本基督教關於同性戀的專書,因為想多瞭解自己的基督徒同志朋友,結果我最大的體會並不在書中,而是在我們的友情裡,發現彼此同樣是「人」,同有「為人的掙扎、辛苦與軟弱」,除了我們不同的性傾向之外。

另一方面,我完全服膺聖經的觀點,相信神的創造是造男造女,即,非男男、女女,而是男女;我接受神賦予的使命是生養眾多,因此男女的結合才是回應神的託付;同時我也承認同志婚姻法案若通過,必會對家庭的結構與價值產生重大的影響與衝擊。但今天我在這裡所分享的,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有一個新的眼光、不一樣的態度,來瞭解、接納與愛我們的同志朋友,然後我們可能才有資格來討論彼此的立場,回應他們的需要,並讓他們真正明白何謂基督的愛。

2009年4月6日

看完 Slumdog 的雜想

picx_fsen8101004811昨天看了Slumdog Millionaire,主角戲劇性的一生,藉著在《百萬大富翁》節目中一個個的問答鋪陳出來,導演雖沒有刻意營造劇中人物因貧窮所導致的困苦與悲情,不過卻清楚讓我們看見早期印度各樣宗教、種族、階級、貧窮所引發的社會不安及問題,透過流暢的剪輯與運鏡、印式風味的嘻哈電音,兩小時的故事不但緊湊、精彩,也發人省思。

看著劇中印度貧民窟的場景及生活,自己異鄉學子的身份似乎讓我一點點地 (但當然絕對不到百分之一),體會了那些困苦窮乏人--the disadventaged, the marginalized, the isolated, the unaccepted, and the rejected--的心境。當然,很多時候這種感覺是源於自己怕丟臉、愛面子的心態,但離開了 my people, my place, my culture,這樣的感受卻也不可不謂真實。

然而,身為一個外來者的身份卻幫助我學習用一種不同的態度去看人、看世界、看聖經、看事奉。一位 Fuller 的老師說過這樣類似的話,「身處異地,讓我們更多體會福音書裡那些被耶穌觸摸的心靈」。

我想到血漏的婦人與涯魯的女兒 (路8:40-56),同樣的12年卻兩樣的人生,一個出生在擁有良好社經、宗教地位的家庭中,備受關愛;另一個則不僅一無所有,更是被排斥、被拒絕、被驅逐 (因她不潔淨),並且,不只人掩面不看她,竟似神也如此 (12年之久無指望),因此,不光身體的病痛,心靈更是充滿孤寂與創傷。

耶穌的呼喊帶給她的,不是鼓舞而是恐懼,因為她不該出現在這公眾的場合,更不該伸手觸碰那,眾人眼中地位崇高的「夫子、拉比、先知」。現在,身體的疾病雖然好了,心靈卻依然封閉與害怕。然而,主並沒有像以前那些人一樣譴責、定罪、驅趕她;相反地,主在眾人面前稱呼她「女兒」,宣告她「得救」,賜與她「平安」,主要他身旁這眾多的人都知道,這位曾經被你們拒絕、排斥,因你們而身心受傷的女子,如今你們不能也不應該再像過去那樣看待她、對待她了。她,獲得了新生,not only pysically and materially, but mentally, emotionally, and spiritually!

福音書中,這位婦人並不是特例,癱瘓的瘸子、瞎眼的乞丐、大痲瘋的病患、喪子的寡婦、犯姦淫的女子...,他們總在主的心上,「對困苦窮乏人的付出與服事」,好像不是主工作當中的一環,而是全部。因此,對我來說,「跟隨耶穌的腳蹤行」意謂著從耶穌這樣的事奉中去瞭解與體會我工作的核心、本質與根基,這樣我才能真正觸到主的心、觸到人的心,不然,我的工作將流於膚淺,無法帶出主的能力與醫治。

德蕾莎修女曾這樣說,「她不是被呼召去服事窮人,而是被呼召去跟隨主,所以,她服事窮人,因為她的主正是如此。」

2009年3月24日

改版

趁著學期空檔,把版面改得更乾淨些。跟上一版一樣,結構全用圖拼的,沒有任何CSS語法,費時費力,但卻是唯一會的方法...

~舊版紀念~擷取-3

2009年3月18日

Grameen Bank & Yunus

Muhammad Yunus 從小到大,這份報告算是少數我真正有興趣去研究的,可惜礙於英文,太多時間花在閱讀及寫作,結果沒時間作較深度的思考是個遺憾。兩天前寫結論時心裡一直掙扎,是否要寫些重要的省思,但後來決定放棄,一是時間不許可,二是用英語去表達思考還是太費神、費時了。

最後,我決定用中文來留下這些省思,這是此文的由來。

很高興可以因這份報告的緣故,去歸納、整理尤努斯葛拉敏銀行的工作。除了聖經及一些屬靈書籍外,「窮人的銀行家」是一本影響我很深的書,推薦一讀。

----------------------------------------------------------------------------------------------------------------------------------------

1972年尤努斯放下在美國的教職、研究及生活,回到剛剛建國卻滿目瘡痍的孟加拉。過去一起赴美求學的五位孟加拉同儕中,只有他作此選擇,回到一個街上充滿乞丐、四處可見餓死的母親及嬰孩、沒有乾淨飲用水的祖國。"I knew that I had to return hom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of nation building. I though I owed it to myself" (Yunus).

當那位富有的少年官來求問永生時 (路18:18-30),耶穌告訴他:「變賣所有」及「跟從」。耶穌要轉變他的 identity,從 rich ruler with all things 到 follwer of Jesus with nothing。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有意識地」「選擇」放下,才能明白及發現自己在基督裡的 true identity。的確,耶穌並沒有要求所有的跟隨者都如此做,但我們不能因此稀釋這段經文所要給我們的 impact,我要成為耶穌基督的 follower,我必須決定「為他放下」,then I'll become "a real follower of Christ" and find my "true identity" in Him.

尤努斯願意放下 (美國生活、大學教授的身份地位及至妻女),終於他找到生命為之燃燒的意義與目的,也為許多活在苦難中的帶來祝福,在這位穆斯林的身上,我似乎看見基督教導的實踐。

----------------------------------------------------------------------------------------------------------------------------------------

尤努斯第二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的「與窮人同行」的工作哲理。

"Grameen Bank branches are located in the rural areas, unlike the branches of conventional banks which try to locate themselve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business districts and urban centers" (Yunus).

Service at doorstep 的理念是「與之同行」,真實的瞭解與同理才為受助者帶來真正的生命轉變,但花時間與他們在一起,瞭解他們如何工作及生存,並在他們的苦難中,藉著自身流露出的內在信心、力量及盼望來激勵他們,這些都是極困難的。

Our God is the one who is willing "to live in solidarity with us, to share our joys and pains, and defend and protect us, and to suffer all of life with us" (Nouwen 1982, 13). 在盧雲的思想中,compassion 的意義遠超過仁慈或同情的流露,compassion 的真正含意是 "to suffer with",神「憐憫」我們,所以基督「與我們受苦」、「為我們受苦」。

在尤努斯的身上,好像看到一個 incarnational ministry 的影子。

----------------------------------------------------------------------------------------------------------------------------------------

尤努斯第三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的 "people-centered" 的工作哲理。

"In Grameen, we see the poor people as human 'bonsai.' If a healthy seed of a giant tree is planted in a flower-pot, the tree that will grow will be a miniature version of the giant tree. It is not because of any fault in the seed, because there is no fault in the seed. It is only because the seed has been denied of the real base to grow on. People are poor because society has denied them the real social and economic base to grow on. They are given only the "flower-pots" to grow on. Grameen's effort is to move them from the "flower-pot" to the real soil of the society. If we can succeed in doing that there will be no human 'bonsai' in the world. We'll have a poverty-free world" (Yunus).

很多時候窮人之所以窮並非他們懶惰、愚笨,而是受限於環境,像是被束縛的奴隸,但尤努斯卻看到他們在貧窮線之下掙扎著生存的「求生能力」。"People so close to the edge cannot afford laziness or stupidity. They have to work and work hard, whenever and however they can. Many of the lazy and stupid poor are dead" (Chambers 1983, 107). 因此,尤努斯看窮人是「人」,不是「專案、工作、計畫」,而且他視窮人為 human "bonsai" but with endless potential,因此他的微型貸款是 collaterall-free 及 no legal instrumnet 的。他的信任幫助窮人活出尊嚴與內在潛力。

然而,身為福音工作者,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不單只有信任、尊重、看見潛力,更是幫助他們恢復及發現一個更為真實與深刻的 being & doing. 那就是 the true identity in Christ: being made in God's image and being God's children; the true vocation in Christ: having gifts to contribute and being called to be productive stewards of creation (Myers 1999, 115-116).

----------------------------------------------------------------------------------------------------------------------------------------

最後,尤努斯讓我感動的,是他不受限於過去專業訓練及現在社經地位所給他的框架,反而幫助他用另一種觀點去思維及詮釋現實環境中的苦難,並努力找出解決之道。

"I used to feel a thrill at teaching my students the elegant economic theories that could supposedly cure societal problems of all types. But in 1974, I started to dread my own lectures. What good were all my complex theories when people were dying of starvation on the sidewalks and porches across from my lecture hall…Nothing in the economic theories I taught reflected the life around me. How could I go on telling my students make-believe stories in the name of economics? I wanted to become a fugitive from academic life. I needed to run away from these theories and from my textbooks and discover the real-life economics of a poor person's existence" (Yunus).

當我們看見苦難,自然地,我們會流露同情與悲傷,但同情與悲傷的「感受」無法助人,並且也容易過去。然而,"to suffer with" 又很困難,必須付出極高的代價,因此我們習慣透過同情與悲傷的「感受」來掩蓋自身的「無情與無能」。

尤努斯讓人難能可貴的是,一位大學經濟系系主任 (在當時的孟加拉擁有著極崇高的社經地位),願意進入最貧困的村落,訪視最貧困的家庭,並且不讓自己只是給予短暫的幫助來舒緩內心的罪咎與不忍,而是願意全心、全人地投注自己的生命為這些窮人奔走,至終,這些窮人得到真實的生命轉變,不只是物質或身體上的,更是尋回他們身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我禱告,在神的國度也當興起這樣的將領,不只擁有將才與悲憫,更有對現世清晰的洞察,用國度的視野、基督的心、道成肉身的事奉,為人類帶來整全的救贖 physically, materially, emotionally, and spiritually.

 

2009年3月11日

UNDP prsentation

這學期我修了一門課--Poverty and Development,很喜歡老師上課的內容,lectures, readings, assignments 都讓我很有收穫,但傷腦筋的是老師要求每個人都要作小組報告,五週前的隨機報數下,我被分配了。

我們這組七個人,就我不是native speaker (幾乎沒有國際學生上這門課),每次大家相約討論時我總是最安靜的那位 (其實幾乎沒出聲),終於到分配任務的時候,我自告奮勇"製作投影片",不過這似乎不算個工作啊?!哈...

這幾個禮拜每週一次、兩次、三次的meeting,跟每個人溝通他們想呈現的,漸漸地他們也會appreciate and admire我所做的,我也很高興自己可以對我們的team有貢獻,今天present的時候,我們組員在大家面前肯定我所做的,真是很難為情,不過很謝謝他們。



對於圖像處理與呈現我是非常業餘的,不過個人很喜歡也有熱情搞這玩意,我有個願望,希望有天可以幫很多牧師製作他們講道的投影片,讓信息的傳遞可以更有效率、效果。

  • UNDP 的全名是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是聯合國底下的發展計畫,簡介如下:UNDP is the UN's global development network, an organization advocating for change and connecting countries to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resources to help people build a better life. 他們在2015年之前的目標是致力達成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2009年1月22日

有眼不識泰山

Tommy Walker
Tommy 是我們教會的worship leader,去CA (Christian Assembly) 幾個月了,有點奇怪為何幾乎週週都是他在帶敬拜,而且常常有些神奇的樂手在worship team中,我們常想,美國教會的音樂水準真高,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教會都有這麼多音樂天才。

直到前兩天才發現,Tommy原來是很有名的worship leader,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歌都是他寫的,作品超過百首,專輯也出了好多張,原來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

分享幾首我們很喜歡的歌: I Have A Hope, Pass It On, He Knows My Name

2009年1月8日

台灣認同的雜想

Taiwan來到美國一陣子,越來越發現所謂的"國家、身份、民族認同"是重要的,以前只覺得那些是議題,而非實際,但現在卻發現過去自己的膚淺。

每當班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 (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澳洲、挪威、盧安達、海地、加拿大、法國、英國、美國...) 逐一自我介紹時,我總是很高興並驕傲地說 I'm from Taiwan! 我覺得我代表台灣,我希望他們從我身上看到"何謂台灣",但,何謂台灣?

國、高中的時候,歷史課本教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中國人!但卻幾乎沒有對現在住在這島嶼上的我們的詮釋與定位。反之,民進黨政府執政的這五到十年間,對於歷史的詮釋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番面貌,在"去中國化"的原則下,台灣人只意謂≠中國人,但依然無人定義何謂"台灣人"。

在加州,四處可見黃皮膚的Asians,但你仔細看、仔細聽,你就知道他(她)是韓國人、他(她)是日本人、他(她)是中國人,但如何認出"台灣人"?在韓國、日本、中國人的身上,似乎可以輕易地辨識出他們的民族特性,但什麼是台灣人的個性與氣質?何謂台灣人的源流與歷史定位?

的確,我們早已不是當年要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的中國人了,也全然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 (但不可忘記、丟棄或否認與對岸同文同種的事實與根源),但除了發現我們不是什麼外,更應該積極去尋找我們是誰、是什麼,去型塑與定義真正屬於我們、代表我們的台灣價值、文化、歷史與個性!盼它們是正面的、特殊的、值得驕傲的、讓人欽佩的,並且是為台灣(人)贏得認同與尊敬的!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